第19屆葉紅女性詩獎決審會議記錄
會議時間: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 下午2:00-5:00
會議地點:耕莘文教基金會.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四樓
會議召集、主持:白靈
評審委員:臺灣/宇文正、李癸雲、陳義芝
大陸/王珂、孫曉婭
※大陸兩位評審,王珂、孫曉婭,透過網路視訊與臺北會議現場同步討論。
會議記錄:陳偉茵
記錄全文:
主持人逐一介紹評審委員,再由各評審委員對進入決審的二十四篇作品提出整體簡短觀點。
王珂
整體的詩歌評價感覺是非常好的,可能是已經初選,留下比較優秀的作品。看不出哪些是大陸作品、哪些是臺灣。整體水準是比較高的,但是特別優秀、耀眼的作品少。換句話說是有高原,沒有高峰,但我們應該能夠挑出一座高峰來。
孫曉婭
我把整體作品分出了三等,好旳作品是有一波的,也有部分質量不夠高。有一個觀察,有些作品兩首詩的實力和水準有一些差別,覺得不像是一個人寫的,一首很好,有一首卻被往下拉,在評議過程中,我還是做了很艱難的抉擇,等一下我們要進一步討論,究竟是看最好的代表作,還是均衡的實力水平。整體上我倒是能看出哪些是大陸作品,哪些是臺灣作品。在大陸的作品中,有一個不知道是作者本人寫的還是有抄襲現象,它和我在2020年看過的一組詩當中的一首,從詩體到中間的意象,到最後結尾處,是一模一樣的作品。一會兒再進一步討論。
(白靈:等一下請孫老師特別指出是哪一首。)
宇文正
這是我第一次評葉紅女性詩獎,滿有新鮮感的一個評審經驗。因為全部是女詩人,整體有一種陰性的沉靜、內斂的氣質。作品的題材,從向內自我的探索到女性意識、性別意識、女性議題,或是母親的角色、情感,一直到人跟自然的關係,對這個時代的回應,整體呈現現代女性的一個寬闊的視野。對我來說,選五、六篇,不至於選不出來,還是有語言清新、感動我的作品。
李癸雲
這個詩獎我評審了幾次,每次來稿很多,水準很高,是一個非常特別,很女性的詩獎。這次的評審的觀察,跟兩位大陸的老師有點類似,好像沒有以前那麼驚豔,但還是可以挑選。另外,這次屬於議論、批判性的作品滿多的,部分的題材也非常有創意,這樣的獨特性也比較少見。最後,語言好像生硬或雜亂的也比較多。個人在選詩上面,不喜歡開頭就說教或塞一個主題,我選的是比較偏向自然,透過意象或詩行的行徑,再散發詩意的作品,希望首先是詩,再來談表現的內涵跟思想。
陳義芝
詩的手法是開放的,容許創作者冒險,因此也容易偽裝,偽裝成很深沉,偽裝成詩。評詩,讀者一定會融入自己的經驗,判讀有時候就會不一樣,也很正常。我讀詩是反對偽詩,也就是語法混亂,語意粗淺,或者語意不明。這一次的葉紅女性詩獎的作品,仍然有一些不錯的作品,有的是題材新,有的是抒情美,有的是挖掘內心,也有表達人與人的關係,人間關係的苦痛,或者是具有生命的啟示,都是有意義的書寫,有不錯的收穫。
第一輪投票
本屆合格作品件數397篇。進入複審57篇,進入決審24篇。
第一輪投票是每位評審針對進入決審的24篇作品,從中選出五篇。投票結果,有票數作品共16篇,得票數如下:
一票:66號、85號、175號、178號、180號、256號、320號、389號
二票:4號、11號、53號、177號、186號、188號、282號
三票:25號
第一輪投票統計表
篇號 |
宇文正 |
陳義芝 |
李癸雲 |
王珂 |
孫曉婭 |
得票數 |
4 |
|
|
|
ü |
ü |
2 |
11 |
|
|
ü |
|
ü |
2 |
23 |
|
|
|
|
|
無 |
25 |
ü |
ü |
|
|
ü |
3 |
53 |
|
|
|
ü |
ü |
2 |
56 |
|
|
|
|
|
無 |
66 |
|
|
|
|
ü |
1 |
70 |
|
|
|
|
|
無 |
84 |
|
|
|
|
|
無 |
85 |
|
ü |
|
|
|
1 |
166 |
|
|
|
|
|
無 |
175 |
|
ü |
|
|
|
1 |
177 |
ü |
|
ü |
|
|
2 |
178 |
ü |
|
|
|
|
1 |
180 |
|
|
ü |
|
|
1 |
186 |
|
|
ü |
ü |
|
2 |
188 |
ü |
ü |
|
|
|
2 |
206 |
|
|
|
|
|
無 |
256 |
|
|
ü |
|
|
1 |
266 |
|
|
|
|
|
無 |
282 |
|
ü |
|
ü |
|
2 |
320 |
ü |
|
|
|
|
1 |
386 |
|
|
|
|
|
無 |
389 |
|
|
|
ü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