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票作品討論

 

3號 (〈你最後留住的是自己〉、〈走過〉)

黃 梵:〈你最後留住的是自己〉簡單而優美,它的態度看法很好,例如:「窗戶是黑的,愛是黑的,你覺的很深的平靜」,這種感受很獨特,個人化。第二首最後「只有海會永遠醒著」這種啟示性的語句,在投稿作品中是少見的,跟海的意象非常吻合,有意味深長的境界。

 

向 陽:我的看法與黃梵老師一樣,作者是用個人小愛、小情來對照整個天地,從「鳥、水、橋」,表達情緒上的大小對比,「原野、黃昏、世界、雲、天空、海」,來對照個人的心境。

 

瀟 瀟:第一首大致上看法跟黃梵老師相同,它的情緒特別飽滿,「你像列車,像隧道,窗戶是黑的,愛是黑的」,一般寫愛是紅的、粉的,它寫愛是黑的,寫法很新。

 

江文瑜:這篇剛開始讀很好,但與其他作品比較,意象屬於平常,二首仍有落差。第一首表現很好,第二首差了些。

 

蕓 朵:我跟江文瑜老師看法相同,最後抉擇還是把它刪除,它的優點就如其他老師說的,但它的缺點是比較散,〈你最後留住的是自己〉的第四段「你卻已無所企求」,它的文句變弱了,節奏感也不強,第一眼是驚豔,但在處理上有缺點。

 

向陽、黃梵、瀟瀟三位老師要保留這篇。

 

45號 (〈永恆的錯視~向錯覺藝術畫家艾雪(M.C.Escher)致敬,兼致愛人K。〉、〈我父〉)

蕓 朵:第一首是從藝術角度去談,實際講愛情具有錯覺,藝術畫家也有錯覺,她把兩個東西疊層在一起,這是我選它的原因。但其缺點是描述方式太直了,如「烏托邦」,再者是文字的精確度不高。第二首〈我父〉的意象有獨特性,文字用了很多轉化、隱喻,用〈我父〉來寫語言的表達方式,滿有創意。

 

向 陽:第一首是用錯覺藝術來看愛情,基本上它的愛就是跟錯覺藝術一樣,是永遠的錯視,第一、二、三、四段都在表現錯的感覺,題目、題材及技法相襯。第二首比較隱晦、轉化,如同蕓朵老師講的,談詩的隱喻,詩的表現,「我也堅持鑲嵌已然遙遠的我父,於詩句的關鍵處,只為了 那些被你們用文字,挖傷的母土」,是一種美觀的呈現。但它不是非常理想的一首。

 

江文瑜:這篇在我八首排名中是最後一首,我同意先前兩位老師說的視覺愛情錯覺,艾雪(M.C.Escher)藝術家的作品是視覺上的彎曲,代表愛情上的彎曲。第二首〈我父〉用隱喻的方法去寫父親,但和大部份的作品相似,題材很好,但詩歌的表現上可以再好一些,這篇可以不保留。

 

黃梵、瀟瀟二位委員不附議。向陽、江文瑜、蕓朵三位委員不堅持保留這篇。

 

93號 (〈黃昏的耳环〉、〈第一次〉)

黃 梵:〈黃昏的耳環〉表達的很好,她用了巨大的意象表達對自然的感受,個人生命在自然裡面是豐華的情緒,但欠缺的是,使用的意象太大,以至於詞彙雄偉、高大,我們讀時,感受上缺少了直接觸動的力量,讀起來是有力量但感觀層面觸動的比較少。第二首〈第一次〉也是這樣,寫二個人的相遇,也是用巨大的意象來寫,讓天地間有了風光,把人和自然放進來一起寫,這種寫法是比較吸引人,但是處理的手法太空及巨大,所以感觀層面不容易打動我們,但從語言技巧及表達來看她是非常的老到。

 

向 陽:看法接近黃梵老師,作者透過巨大的意象,以自然意象與時間意象表達愛情,或「我」這個主體的微小,或表現出對愛情的某種嚮往。它有缺點,在於使用文字部份散文化,但它把簡句處理的很好,如〈第一次〉中「而你,從未見到雪,也從未見過我」,及〈黃昏的耳環〉中的「碰撞出尾音,繞頸,懸樑,刺骨,托舉生命的高度,就舉我」,很不錯,其他部份有點小瑕疵。

 

蕓 朵:這篇跟前面的作品相反,它有朦朧詩的味道,每一個意象都不會精確。略為朦朧談到某些東西,這樣的語詞去塑造氛圍,再碰觸題目,所以必須要整首讀完才感受到,無法逐句去談意象是否精確。第二首較佳,以若隱若現、神秘、朦朧的談情慾的第一次。第一首不知道在寫什麼?〈黃昏的耳環〉「耳環」代表什麼?詩中未傳達出來,但因為氛圍塑造滿好的,尤其是第二首,所以我投它一票。

 

江文瑜:我給〈第一次〉的評分較低,原因是朦朧。〈黃昏的耳環〉是從頭到尾不知「耳環」代表什麼。

 

江文瑜瀟瀟二位委員不附議。向陽、蕓朵、黃梵三位老師不堅持保留。

 

四票作品討論

88號 (〈流年〉、〈種詞〉)

江文瑜:語言有新鮮感,意象很有趣,第一首〈流年〉的「時光有一把漂亮的刀」,她把時光比喻成刀,把中年女性的意象寫的很傳神。〈種詞〉意象發揮的非常好,語言上同樣很好,整體來看是一致性相當高的作品。

 

向 陽:與江文瑜老師的看法一致。

 

黃 梵:這篇寫得非常好,尤其〈種詞〉寫的非常好。〈流年〉則表達了女性的自信、女性新崛起的意識。

 

瀟 瀟:〈種詞〉和黃梵老師的意見一樣,對於人生喜怒哀樂的表達寫的很好。〈流年〉也不錯,她把時光、情緒,女性主義的表現都寫的不錯。

 

蕓 朵:我跟大家的看法不同。首先是比喻不夠新鮮,〈流年〉的第四行「玫瑰的小刺,將血脈打通,讓氣息順暢,讓一條小溪,涓涓流淌,打出愉快的口哨」,她的比喻不夠新鮮,中間二段還可以,最後「補鈣,調整體質,保證柔軟,打好女人這一生的漂亮戰」,在語言上是可以更含蓄些,更美好的經驗意象,講的直接以致失去想像的空間。〈種詞〉第一段是神來之筆,語言很簡單,塑造的氛圍非常完美,有一種隱約慢慢被引動的感覺,可是第二段的寫法,過於明白,若把第二段接起來是一段小小的散文,是道德說理敘說的寫法。我欣賞第一段,但第二段的詩詞很弱,所以我沒有選進來。

 

五票作品討論

10號(〈從此〉、〈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

向 陽:這篇第二首〈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寫的很好,描述女性「我將老成一座雨林」的時候,那樣的自在,最後「有水、空氣、剛剛好的陽光」,表現出語言的美麗,主體上也是很美。〈從此〉是描述孩子與母親之間,跨越時間上的愛情。

 

江文瑜:這篇不是我前二名的作品。〈從此〉談母親與孩子的關係,要讀到最後才有驚豔。第二首〈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有它的趣味,這篇我把它列入佳作的水平。

 

蕓 朵:〈從此〉我的評分是中上,語言、意象的缺點較少,題目〈從此〉是很虛的詞,要用具體的東西去說抽象的事物,得看作者如何表現。〈從此〉寫的是生命,經歷了從此就有過去、現在及未來,過去是那樣,從此以後會改變,從第一段到最後一段,它在講不像是過去那樣子了,用時間的貫穿書寫生命的歷程,及生命哲思。第二首〈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寫的很好,沒什麼問題。

 

瀟 瀟:這篇我的評分很高,清新、簡單的表達、很乾淨的結尾,〈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很漂亮的一首詩。

 

黃 梵:〈當我的身體印滿時光〉寫的比較特殊,講生命歸於泥土,最後有空氣、陽光,寫法非常新鮮而且大膽。第一首〈從此〉寫母親陪著孩子成長,孩子長大陪伴母親的題材,我個人覺得第二首比較好。

 

27號 (〈鐵皮島〉、〈沒有人行道的國家〉)

蕓朵:〈鐵皮島〉的優點是用鐵皮隱喻現實的醜陋,是一首社會詩,透過醜陋的意象,諷喻社會的殘酷,故諷刺意味濃度。它的缺點,是意象太封閉,沒有拉到更高的想像空間,但就題材及處理的角度來看,我給它很高的分數。第二首〈沒有人行道的國家〉,寫正義的題材,最後幾句略為直白,「在這座擁擠得放不下人行道的城市裡,沒有人向愛情大喊萬歲」,有點小瑕疵但作品是滿好的。

 

黃 梵:作者用象徵的方法寫政治,寫的很好,但有些地方寫的較為粗糙、稍微散文化,整體來講跟前面幾首詩比較,它的準確度稍嫌不足。

 

瀟 瀟:與黃梵老師意見相略同。二首詩中有些句子寫的粗糙、散文化。

 

向 陽:這二首詩以反諷方式描述臺灣當代各種問題,處理的很細緻、反諷性很強。

 

江文瑜:滿喜歡這二首處理臺灣社會問題的詩。〈鐵皮島〉比第二首更好,透過鐵皮的印象,把臺灣的沒那麼好,「我們有規律的皺摺,但是沒有厚度」,她不是全然的否定,用鐵皮去敘述是很新鮮的作法。第二首〈沒有人行道的國家〉有小缺點,第四段「很近也很遠的地名。俯瞰塞滿路邊的變電箱、電線桿、玻璃方盒裡的檳榔西施……」她羅列了一些東西,讓整首詩變成過度散文化,但整體來看仍是好的作品。

 

63號 (〈父親的衣櫃〉、〈雪是我唇上的語言〉)

黃 梵:〈父親的衣櫃〉寫得太好了,通過父親留下的衣櫃去表達對父親的感情。因為父親有外遇,按理說父親在家裡的形象不會很高大,也對子女的成長帶來很多傷害,但等他去逝以後,卻有深深的懷念,可以說那種情感變得更複雜,所以裡面提到「哥哥轉身離開 無意收留你的衣櫃」,把家庭成員對父親的不同態度,那另類的懷念寫得真摯感人,而且它寫的意象很準確,我很喜歡這首。最後一段「我還在岸上 自告奮勇地繼承,你的眼淚…」。唯一缺憾是第二首〈雪是我唇上的語言〉,因為寫的是敦煌,不知道作者是臺灣人還是大陸人,如果是臺灣人對敦煌是有些幻想吧!要落實是比較困難,第二首整體與第一首相比,略為空一些

 

瀟 瀟:我非常喜歡〈父親的衣櫃〉,讓我有震憾感!通過子女對父親的離去,後來生命的消失,最後諒解父親,句中「你愛旅行,那就去吧!」,父親生前用各種藉口與第三者約會去,家庭成員無法原諒,後來生命的死亡的感悟而寬恕父親,「這次不必帶護照與氧氣罩,不必再為我們編造旅行程與見聞,不必在機場免稅店購買我的玩具與母親的化妝品…」,這是生者對死者的緬懷,在死亡面前最後寬恕了一切,這時傷害已經不重要,最後「自告奮勇地繼承,你的眼淚…」,我感受到生命面前強大的力量,這首我給分很高。不過,第二首〈雪是我唇上的語言〉,跟黃梵老師講的一樣,稍為空洞、抽象、情感、語言細節不足,寫的好像是幻想中的敦煌,沒有切膚的感受。但是〈父親的衣櫃〉就有切膚的感覺以及死亡、生命的很深刻的反省。

 

江文瑜:這次的作品中〈父親的衣櫃〉是我評分數最高的,它讓我震撼的是,它描寫的現實、人都有兩面性,即是現實生活及背後的生活,一般處理這種題材都很困難,但作者藉著衣櫃把父親的雙面性表達出來,如:第三段「抽屜裡曾經擁擠著南方的熱帶雨林與北國的冰雪」,我想像應該是日本,透過模糊及想像空間,臺灣與日本很近,剛才二位老師未提到的「金剛經已經抄好放在你胸前口袋」,最後把家庭最不諒解的部份用佛教的套引來表現,在人性的面向上擴展得很好,是投稿作品中最好的一首詩。第二首〈雪是我唇上的語言〉有落差,但其副標為「敦煌的幻想」,所以所有的幻想不是真實的,它會有空洞,如果我們把副標放上去,這首的感覺就不一樣了,畢竟幻想跟現場一定有差異,這點則略可原諒其不足。

 

蕓 朵:〈父親的衣櫃〉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題目是很平常,可是衣櫃可以隨時打開,它可以是一個秘密,父親在年輕時認識外面的女子,裡面有「母親的白髮,我不認識的女人的眼淚」,裡面有家庭的掙扎,及鄰居的謠言、批評等,這些秘密都在衣櫃裡。衣櫃可以打開,它是半公開的,大家言而不宣,可是因為父親的死亡讓大家的秘密也隨之帶走,最後一段「哥哥轉身離開 無意收留你的衣櫃」,哥哥對於父親婚外情是不想看,但妹妹對這個秘密是不能放下,父親走了,她「自告奮勇地繼承,你的眼淚…」,整個內容的意象,意義的豐富性是最完整的。第二首〈雪是我唇上的語言〉我看了很多遍,它在寫什麼?為甚麼是幻想?它不斷叫人「請冷靜!、請冷靜!」,「雪是我唇上的語言」,它是冰冷的意象,這是不是代表她對敦煌的幻想是破滅?第三段是「焚毀、搗滅」,第四段「佛法已是失傳的工藝」,「我心上卸下來,風化的金剛經」,她是在重返宗教、懷疑敦煌的立場去寫它的看法,最後「意志比舍利子擁有更高的熔點」,所以不要宗教,不要神蹟、不要佛法,她相信人的意志,人定勝天,幻想經過了幾千年,它其實是逆向思考,對敦煌有不同的看法,不是順著一般人幻想敦煌是美好的思考路線。這二首詩寫得很好。

但我對這二首詩有些疑點:一,作者的筆法與文氣不太像女性;二,二首詩的文氣好像前後是不同人;三,對於宗教的看法,前首用「金剛經已經抄好放在你胸前口袋」,希望父親安靜的離去,第二首卻是反宗教的立場,「我心上卸下來,風化的金剛經」,當然作者可以前面贊成,後面反對!這三點是我額外的思考。

【續下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afha 的頭像
    leafha

    女‧詩‧人‧們

    leaf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