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時間: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 上午10:00-12:00
會議地點:耕莘文教基金會.臺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四樓
會議召集、主持:白靈
評審委員:大陸/舒羽、韓慶成
臺灣/李癸雲、羅任玲、唐捐
※大陸兩位評審,舒羽在杭州、韓慶成在安徽,透過網路視訊與臺北的會議現場同步討論。
會議記錄:陳偉茵
記錄全文:
主持人逐一介紹評審委員,請各委員首先對入圍決審作品提出整體簡短的評論。
舒羽
這次作品整體質量高,身體的感覺特別明顯,例如女性乳腺癌、身體疼痛感。女性描寫身體感覺不困難,但創作中若要做到型式突破、整體感好、細膩、力量強,讓人感到驚喜的,這批作品中有幾首特別明顯。
雖然從作品本身無法得知作者來自何處,但能感覺到作者平時的閱讀量是大的,尤其小說的閱讀感、其他書本的閱讀感,特別混成地放進詩歌創作裡。
韓慶成
就總體來說水平不算高,但其中也有突出的作品。有些作品語言較為生澀、有些不夠精確,自然抒發的作品很少。
李癸雲
入決審的作品多元豐富,整體水準也不錯,但讓我驚艷的作品不多。也許是女性詩獎的緣故,偏向女性議題、情感表達的作品較多。評選上著重二點:自然,不刻意塑造情感;女性議題或書寫上希望有清新表達,不希望太陳舊,舊框架、舊情感、舊省思去表達舊的議題。
唐捐
第一次擔任葉紅詩獎評審,頗為新鮮好奇。整體作品在女性的標題下,具有型式多樣、探索的契機,有好有壞,哪些是新的,作者必須不斷省思,作為評審都不斷地觀察這些微妙之處,但也很關鍵。
羅任玲
詩是最精緻的文字藝術,我很看重語言文字的錘鍊度。這次作品中有三分之二的語言錘鍊度還不夠,作品的實力相差滿懸殊的。好的詩可以開啟另一個世界,它不是現實世界的複製,有才氣的作者應該有能力去啟動另外一個世界,讓讀者看到不同的風光、深邃的哲思和其他的象徵。雖然是女性詩獎,但不太喜歡目的性太强的詩,不認為因為是女性詩獎,反而限制自己的視野。我在討論中會針對個別文字去討論作品的內涵及豐富性。
第一輪投票
每位評審有五票,可少於五票。投票結果,有票數作品共11件,得票數為:
一票:33號、144號、349號
二票:30號、76號、88號、95號、399號
三票:221號
四票:29號
五票:67號
第一輪投票統計表
篇號 |
羅任玲 |
李癸雲 |
唐捐 |
舒羽 |
韓慶成 |
得票數 |
29 |
V |
|
V |
V |
V |
4 |
30 |
V |
V |
|
|
|
2 |
33 |
V |
|
|
|
|
1 |
41 |
|
|
|
|
|
無 |
42 |
|
|
|
|
|
無 |
67 |
V |
V |
V |
V |
V |
5 |
76 |
|
V |
|
V |
|
2 |
84 |
|
|
|
|
|
無 |
88 |
|
V |
|
|
V |
2 |
95 |
|
|
|
V |
V |
2 |
97 |
|
|
|
|
|
無 |
128 |
|
|
|
|
|
無 |
132 |
|
|
|
|
|
無 |
144 |
|
|
|
|
V |
1 |
148 |
|
|
|
|
|
無 |
161 |
|
|
|
|
|
無 |
179 |
|
|
|
|
|
無 |
195 |
|
|
|
|
|
無 |
221 |
V |
V |
V |
|
|
3 |
238 |
|
|
|
|
|
無 |
254 |
|
|
|
|
|
無 |
323 |
|
|
|
|
|
無 |
335 |
|
|
|
|
|
無 |
349 |
|
|
V |
|
|
1 |
399 |
|
|
V |
V |
|
2 |
一票作品討論
144號(〈雨中的馬〉、〈恰好〉)
韓慶成:這篇在所有作品中語言最為凝練的,惜字如金,詩中留白給人較多的想像。
羅任玲:〈雨中的馬〉比較好,它有些縫隙滿大的,給人懸想空間。〈恰好〉雖然文字凝練但重複性太多,「不早也不晚」、「不緊也不慢」、「不遠也不近」、「不長也不短」太機械化,用來形容「恰好」但恰恰不好。
唐 捐:與羅任玲看法相同。〈雨中的馬〉精鍊,詩行解讀空間都不錯。〈恰好〉意象簡單、句子不複雜,二首詩的水準懸殊。
舒 羽:同意羅任玲、唐捐的意見。
33號(〈吳爾芙的石頭〉、〈凱特.蕭邦的海〉)
羅任玲:二首詩水準平均,表現幽微,穿梭虛與實情境,在二十五篇裡面是特別的,是因為很多參賽者寫不出那麽幽微的情境。第一首關於死亡,第二首關於回憶。死亡與回憶的詩很難寫,容易落入俗套,但作者有細膩的情感。但〈吳爾芙的石頭〉的最後變弱,「圓圓的,那是妥協的形狀,再不須抵抗,再沒有束縛」太說明性的句子,「妥協的形狀」太落實,若改成「童年的形狀」抽象性就可以提昇,雖是敗筆但瑕不掩瑜,仍有入圍的空間。
舒 羽:這二首在我評分排名七,同意羅任玲的意見,二首水平均衡,總體上情感表達、主題掌握、行文水準,有一定能力。
李癸雲:它的優點我認同,幽微的氣氛很精緻,我未選它原因是吳爾芙、凱特.蕭邦都是女性代表性人物,用她們來命題作文、為題造情,太刻意了。另外,吳爾芙死亡情感沒有創意或突破點,只是去揣測、還原。
唐 捐:二首詩以生命中的關鍵瞬間表達二位作家或藝術家一生,有它的表現力,但如果能夠更豐富的把前半生的身影融入作品,以〈吳爾芙的石頭〉來說,不止是衝動求死的過程,而是更複雜的東西在裡面。
349號(〈返-致母親〉、〈暗室〉)
唐 捐:作者選題和象徵力不錯,〈返─致母親〉是返回子宮的呼喊,它無法創造太多額外的東西,比較是感覺的詩,是一種表演跟確認。〈暗室〉是有趣的題目「外面的房間取代,內在的房間」,暗室也有獨處的意味,開了不錯的頭,但這首詩完成度不夠,語言可以更飽滿些。
韓慶成:我再次閱讀,確實可以保留。
李癸雲:同意唐捐的見解,閱讀時感到流暢,意象表達還不錯,頗為清新,但語言指向的內容不多,顯得淺薄,讓我猶豫。
羅任玲:這篇有些清新的意象,但成熟度不足,無法掌握詩的結構、環節,導致破碎感,作者應該可以去琢磨,但沒有做到這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