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一)
水漫起来了
漫过了月亮

月亮湿了
湿透了的还有窗

我在窗户里
我在模糊的云朵上

(二)
风透过毛衣
吹在我
比风更冷的手臂上
2006.03.07



《给母亲》(1)

天好象一直昏暗着
你好象一直在说话
从黄昏到黄昏
我诅咒黑暗的到来,以及
你毫无觉悟的离开

你大约是不知道的
我一直看着你
在你说将要抛弃我的那一刻
我一直看你

我还看见了我自己
差一点背过身去

在莲花开放的那刻前
我们谁也不知道
那微微闪耀着的
究竟是黄昏 还是黎明



《给母亲》(2)
我想了很久
我屏蔽了破碎的时刻
来回忆你的温暖

这是困难的
你知道
我不想我 也不想我们
我就想想你

大概三月
你因为什么而抱我
我快要睡了 就是那刻
我感觉到了——这是母亲

我知道你是我的
虽然,我从不以为你
会永远是我的

可你是母亲
我是闭着眼睛的
从一开始就没睁开过的双眼
却认出你来了
还不想让你知道
我是柔软的

我偷偷地看过你
送过你一瓶玫红的干花
我在被子里哭过
还说过要抛弃你
假如
你无法温柔地在我身边

你也偷偷地看过我
你嘲笑我
让我跪着
做你的奴隶

说你要抛弃我
无论如何

我是知道的
亲爱的妈妈
我什么都知道
你是柔软的
我 也是柔软的

2006.03.22晚



得獎感言:
很荣幸得到此项殊荣,是对我刚刚起步的诗歌创作活动的一个莫大鼓励。虽然喜好诗歌已久,但直到大学才开始自己写作。对诗歌的爱好纯数对艺术、生活的热爱的延伸。因此对我而言,无论是诗歌、散文,或是绘画、雕塑,都是“道通合一”的,甚至于哲学、社会学……它们也是同诗歌相通的,是诗的一部分。
我觉得诗人不应当仅仅是一个诗人,我甚至觉得,“诗人”不应当成为一种职业、身份。不应当有人仅仅做为一个诗人而存在。倘若将一个人的身份定位于母亲,或者定位于恋人、定位于学生,这都要比定位在“诗人”好得多了。人本身是作为生活的、人文关怀的人而存在的。同样的,是生活在不断地产生文学,文学本身并不会产生出文学。
就女性诗歌创作者而言,我不认为我们在诗歌创作的途中有任何同男性相比不甚公平的地方存在。同样的,我也不太同意例如女性比男性更为心思细密的说法。可以说,我觉得性别在创作过程中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跳过性别,只作为一个人来面对文字,并且在文字面前,我们的一切面具、虚荣和顾忌都应该全部抖落,只留下自己质朴的身躯。
诗歌将我们感受到的一切生的脉动表现出来,但是,仅此而已。它即不需要任何说明,也无须做任何推论。它就像柿子树上长出来的果子,一旦它长大成型,它就是生命的原态,没有任何工具能将它做任何本质上的改变,而且任何后天的改造都是做作的、丑陋的。当它们静静地、像春风那样开放在我们的枝条上,成为一个个神奇的小东西时,它们从此就不属于我们了。我们只是看看它们,看它们长大或萎缩、看它们成熟或凋落,但是,我们最好什么也不要做,我们的枝条就继续静静地顺着风向摆动。我们什么也不要做。
我有时候觉得,这就是尊重那些诗歌的最好的做法了。
那些像呼吸一样自然天成的诗,它们统统是生命呼出的气。它们有时是我们的手臂——明确、有力量,有时是我们的眼睛——清晰、好奇,有时是脚趾,有时是脉搏……无论它是什么,它终归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平时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用它触摸、舔食、观看……它自然而然地将世界通过我们的身体展现出来,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如此得心应手,我们甚至因为它而能够感觉到悲伤、愤怒、幸福……失望、焦虑、恐惧…………它好象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终于将它们书写下来,它们是一首首诗。
就是这样。我今天所写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表示:我们要书写的,是自然的诗歌。而只要是生活的,无论多么委琐和暗淡,都会是纯洁的。只有纯洁的诗歌才能回归泥土。
王瑜2006.09.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f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