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票作品討論
122號(〈大鹿角女孩〉、〈他〉)
藍藍:〈大鹿角女孩〉比較厚重,表達戰爭中對女性的摧殘,寫臺灣花蓮,日本軍隊強迫原住民成為慰安婦,對戰爭、性侵……等提起良知的控訴。我喜歡這樣的詩,第二首也是寫男性女性議題,第二首比較好。
馬鈴薯兄弟:〈大鹿角女孩〉優於〈他〉,第二首比較精巧,寫愛與喜悅,愛的痛感,我同意藍藍老師對第一首的評語,作者用精準角度切入歷史題材,不像其他歷史詩只有空泛、正義的控訴,看了滿感動的,作者處理主題也很細膩。
李癸雲:〈大鹿角女孩〉寫太魯閣族、原住民,慰安婦題材,我曾寫過慰安婦論文,如果作者隨意挪用慰安婦去做符號、標籤,會造成倫理上很嚴重的問題,慰安婦是有具體的處境,時空背景。因此我做了文獻考查,確實太魯閣族目前被採訪有兩位,不是虛構,或消費。這首詩是呈述事件,語言上沒有很濃的詩意,但有暗示及隱晦的地方,都是貼切的,語言表現最精彩是最後面,經過前面的苦難、折磨,殘忍,在「……抽完最後一根菸」後,「加冕女孩們紋身的苦難/一頂/透明的王冠」,是非常反諷,因為題材及語言節制使得這首詩非常飽滿,醒思空間比較多,不會只是控訴、灑狗血,滿欣賞的。第二首〈他〉講性侵題材,在呼應「Me Too」風潮,相對於第一首,這首詩用快速節奏,兩句一段,六段十二行呈現主題,節奏具備藝術表現,這種快速節奏、俐落感,要突顯被對待的直接,在閱讀時會感到痛,達到主題的目的。這兩首一個是大範圍的歷史,一個是較小的身體痛感處理,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
翁文嫻:老師們都講出這篇的優點,我也欣賞〈大鹿角女孩〉,第三段及第四段文字表達了氣憤情緒,倒數第三段出現的祖靈和植物,「孩子……/格菱紋小衫,藜葉加鹽煮成山宴/額頭刺上彩虹美麗」,吸引我想去吃這頓山宴。
李進文:這篇是我評分的第二名,原因是〈大鹿角女孩〉以題材取勝。處理原住民臺灣歷史題材,滿多人寫的非常好。作者的藝術技巧、對話沒有那麼好,第三段「日落到日出是妳的工時/妳的工資是妳的汗與吶喊」,但第五段「(她從沒想到會忘記名字:琵莎歐、朵夢、拉拜伊……/她 正在忘記)」,如果是這種語言方式,是非常平易近人,拉近距離而不是文青,但倒數第二段「我曾被煉獄之火熨燙,但絲毫沒有被灼傷」,不管是作者的內心自白或對話,都有點造作,有點太刻意,這是小缺點。另外不看註釋是不懂作者的詩,註釋是不是必要?如果可能直接融入詩裡,讓詩有更多思考及想像,因此第一首是題材取勝,第二首〈他〉是技巧取勝,有恐怖懸念,被迫性愛、文字很簡單。兩首的水準是平均的。
第二輪投票
第一輪投票後,有票數得一票的作品在討論過程中,只有第30號作品獲其他評審附議,放入第二輪投票。實際進入第二輪投票的作品共八篇(篇號詳第二輪投票統計表)。
第二輪投票採計分方式,最高八分,最低一分,依總分高低選出得獎作品及名次。投票結果:122號得38分最高,54號得26分次高,139號得22分,30號得21分,74號得20分,116號及158號皆得18分,153號得17分。評審對投票結果無異議。
第二輪投票統計表
篇號 |
翁文嫻 |
李癸雲 |
李進文 |
藍藍 |
馬鈴薯兄弟 |
總分 |
30 |
8 |
5 |
5 |
1 |
2 |
21 |
54 |
4 |
7 |
8 |
6 |
1 |
26 |
74 |
1 |
3 |
6 |
7 |
3 |
20 |
116 |
3 |
2 |
3 |
3 |
7 |
18 |
122 |
7 |
8 |
7 |
8 |
8 |
38 |
139 |
5 |
6 |
4 |
2 |
5 |
22 |
153 |
6 |
1 |
1 |
5 |
4 |
17 |
158 |
2 |
4 |
2 |
4 |
6 |
18 |
主持人宣布得獎人、名次如下:
得獎名次 / 篇號 / 篇名 / 作者
首獎 122號〈大鹿角女孩〉、〈他〉/ 高自芬
優選 54號〈育夫術〉、〈他伸進來的手是詩的〉/ 張雅芳
佳作 139號〈潔癖〉、〈撫摸夜色〉/ 熊芳
佳作 30號〈酗酒的蝴蝶〉、〈將生命擱置在一旁〉/ 洪秀六
佳作 74號〈沒有人不想成為公主──寫給年輕女孩自主的身體與感情〉、〈暗房〉/ 陳容
佳作 116號〈水平面之下〉、〈她是美女,我們都是野獸〉 / 李鄢伊
佳作 158號〈我願靜靜任憑妳〉、〈我們的辮子〉/ 李昭鈴
佳作 153號〈馬王堆丞相夫人〉、〈夏至〉/ 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