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投票
陳義芝指出89號,安琪指出68號,此兩篇入選作品曾在網路發表。經主辦單位即時查證屬實,違反葉紅女性詩獎徵文辦法第八條第六點規定,由主持人當場宣布取消此兩篇參賽資格。
第一輸投票每位決審委員八票,投票結果,有票數作品共十篇,得票數為:
一票:40號、88號
二票:98號
三票:32號、55號
四票:12號、16號、105號、149號
五票:10號
第一輪投票統計表
編號 |
陳育虹 |
江文瑜 |
陳義芝 |
安琪 |
譚五昌 |
得票數 |
10 |
ü |
ü |
ü |
ü |
ü |
5 |
12 |
|
ü |
ü |
ü |
ü |
4 |
14 |
|
|
|
|
|
|
16 |
ü |
ü |
ü |
ü |
|
4 |
32 |
ü |
|
ü |
|
ü |
3 |
40 |
|
|
|
ü |
|
1 |
55 |
ü |
ü |
ü |
|
|
3 |
64 |
|
|
|
|
|
|
88 |
ü |
|
|
|
|
1 |
98 |
|
ü |
|
|
ü |
2 |
102 |
|
|
|
|
|
|
105 |
ü |
ü |
|
ü |
ü |
4 |
149 |
|
ü |
ü |
ü |
ü |
4 |
159 |
|
|
|
|
|
|
一票作品討論
40號(〈雨與光〉、〈大多數的一天〉)
安 琪:〈雨與光〉缺點是語意運用不成功,〈大多數的一天〉頗像流水帳。〈雨與光〉優點是用「雨」代表女性,女性生存狀態的艱辛與所受的家庭暴力,以及期待光來拯救她,「光」的表達感覺是上帝,作者表達出女性生存上的困境,有真實感。第二首〈大多數的一天〉使用字母A、B、C及時間數字的表達,讓作品具有現代感。不過只有一票,我放棄。
88號(〈晚安〉、〈博愛座〉)
陳育虹:表示放棄。
二票作品討論
98號(〈雨季裡的旅行〉、〈身體裡的果實-致母親〉)
譚五昌:這兩首詩內容語言成熟,題材關於女性,內容用女性經驗書寫,所以我投給它。
江文瑜:我與譚老師看法相同,作者寫到女性感覺,第二首〈身體裡的果實-致母親〉寫得很好,比第一首好,作者用嬰兒角度與母親之間對話,書寫母親與嬰兒之間關係,語言是成熟的。
陳義芝:詩依靠語言,語言藝術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困難,一方面要新穎又要讓人感受,我沒選這篇的原因是語言有問題,語言必須在情境裡面,它也能塑造一個情境。〈雨季裡的旅行〉,第二段「你的頭顱落下滾成蓊鬱叢林」,情境上難以感受,感覺作者想創造驚悚感、反而顯得不自然。〈身體裡的果實-致母親〉是寫母親懷孕,沒有創造特別的表現手法,第二行「溫和切開自己埋進果實」講的是懷孕,「四十週」、「醞釀最好也最壞的結果」,內容表述好一點是生出來,壞一點是難產,這些句子意義不大。「自我便潮浪般遠退」,要退到哪裡?「碰撞掏揉間」,“掏揉”也是有問題,「固執的形狀」是什麼固執的形狀,「消融出美好泡沫」為什麼是泡沫,每個語詞在詩裡面都是意象,那怕那不是最主要的比擬替代,它都是有多重涵意的。
陳育虹:這篇兩首缺點之一是語言,之二是葉紅詩獎投稿限定女性,其實不需要特別去強調女性,我認為女性議題不是一個問題,不用特別去標舉它。作者代名詞用得很混亂,有你、有我也有他,第一段「在你背上縫了條狹長拉鍊」、「白日那半屬於她」、「躺下成為黑夜的我」,這種你我他不明確是要避免,第二首〈身體裡的果實-致母親〉也是妳我她,寫作最先是要釐清,要表達什麼。
譚五昌、江文瑜兩位表示保留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