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一屆葉紅女性詩獎決審會議記錄

會議時間:2016年9月24日(星期六)下午2:30至4:30

會議地點:耕莘文教基金會.台北市辛亥路一段22號四樓

會議召集、主持:方群

評審委員:大陸/周瓚、馬鈴薯兄弟

臺灣/李癸雲、孟樊、翁文嫻

※大陸兩位評審,周瓚在北京、馬鈴薯兄弟在南京,透過網路視訊與臺北會議現場同步討論。

會議記錄:陳偉茵

 

記錄全文:

主持人方群請各決審委員就本屆入選決審作品發表簡短的整體看法。

 

周瓚

作品來自不同的年齡層及不同職業的女詩人,她們有很好的詩歌語言素養、風格也多樣,詩歌的語感,可分辨出現代詩歌語言和風格傳統的區域性,台灣作者和大陸作者語言風格上的差異讓人驚艷。作品都有鮮明的主題意識,如親情、愛、孤獨是經常被寫到的,能夠寫出新意的人比較少,不過少數幾篇寫出了不一樣的風格。

 

馬鈴薯兄弟

入選作品的內容、題材都很豐富,如青春、母愛、生命領悟、女性受傷疼痛體悟、世界性話題,如恐佈主義、環境議題,可以發現兩岸女詩人關注的議題廣泛,是女詩人的女性觀點。語言風格多樣,有繁複的、有簡捷的,也有密集意象的,用清晰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某些作品可能是作者年齡的關係,作品與作品間的差異很大。整體來看有好的詩歌,也有稚嫩詩歌。還有一個現象,同一篇的二首詩差異性很大,我是綜合兩首詩去評比。

 

翁文嫻

入圍決審作品風格統一,每一篇我是再三閱讀。作者都是用意象去表達,有些意象用的不準確。我以為女性比較少用意象處理、大部份是男性比較會經營。女性寫出這樣的詩,是不是有更大的可能性的作品?這樣女性的世界就會變的很大,她們讓我看到一群不同的女詩人。另外,有些同一篇二首詩的風格差異很大。

 

李癸雲

雖然是女性詩獎,但作品主題未必都寫女性經驗,這次作品的題材非常多樣。還是有少數作品寫女性議題,如:母女傳承、烹飪、母職……等,對於這類議題我在意能不能擺脫熟套、框架,意識型態的改變,如:家事是女性是很不自由,女職是很拘束……,這些前代女詩人已經有豐厚的累積。葉紅女性詩獎不強調作品是女性經驗,入選作品有些作者使用了重口味語言。翁文嫻老師提到,都是意象在說話,執意在字行裡面堆疊意象鋪陳,只有語言的展演,跟內容、意涵緊密度都不夠、呼應性也不夠。總體來看,我是看作品是否有創新表現、作為一個女性經驗,型式、作品內容是否有新的看法,及成熟佈局的掌握。

arrow
arrow

    leafh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